2024 酒界十大事件 撰文 蘇重 Heavy Su
現在來回顧2024年台灣酒界的情況,大家也許有種「啊,終於撐過來了」的感覺,我自己前些時候在年底寫《藏酒壹之選》專刊的「編者的話」,就寫說:”歲末年終這陣子,講2024酒市辛苦的話,大家可能都聽太多了。” 過去這一年的辛苦,感嘆之餘,也想藉著這篇文章,跟大家一起聊聊,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點,同時也觀察2025年,可能會是怎麼樣的趨勢走向。
(圖說: Billy Walker)
2024十大事件之一 【威士忌大師訪台創近年新高】
好多威士忌界的大師、重要人物去年訪台,很多聲名如雷貫耳,你覺得很難得見到的大師級人物,那樣等級的大咖,在2024這一年,可以說川流不息地來到台灣:格蘭愛樂奇 老闆/首席調酒師Billy Walker、大摩 首席調酒師理查派特森、美威 肯塔基貓頭鷹 首席調酒師(原帝亞吉歐集團蘇格登酒廠的首席調酒師) Maureen Robinson、IWC大賽年度最佳調酒師六連霸的史蒂芬妮麥克勞德、百富門首席瑞秋巴瑞、IB名廠道格拉斯蘭恩的第三代卡菈蘭恩、格蘭花格第六代傳人Duncan Grant、小諸蒸餾廠首席張郁嵐、三得利首席調酒師福與伸二……數到這邊,大概三分之一都不到,還有一大半的人來不及提到。
為什麼會這樣呢?之前疫情阻隔,好幾年的時間都沒辦法國際旅行,去年一解封,就像是候鳥歸巢,業界的重要人物,也覺得說很需要跟全世界面對面再趕快溝通,臺灣當然是重中之重,可能呢,臺灣有很多我的品牌死忠支持者,也許因為疫情這三四年,搞不好被別的品牌搶走了,那怎麼行,所以我要趕快回來固樁,臺語叫做「巡田水」,所以很自然的,疫情一解封,這個調酒師、品牌老闆、行銷主管,都會趕快來台灣宣講,也算是傳道,傳這個威士忌喝酒之道。
(圖說: Waterford 台灣代理商 發表會 )
十大事件之二 【新酒廠首波危機潮】
第二個,算是個警訊了,威士忌新酒廠,這些年相當的多,像是麥立得集團在蘇格蘭艾雷島蓋的Laggan Bay,在印度蓋的Una蒸餾廠,或者我十月去蘇格蘭參觀的酒廠之一,隸屬高登麥克菲爾旗下的Cairn蒸餾廠也是2022年才剛蓋好,然後高登麥克菲爾也還有一個新廠正在蓋;台灣好朋友們像是從台灣菸酒退休的潘結昌廠長參與的池上蒸餾所,以及威士忌達人林一峰與張源開合作,在宜蘭蓋的威士忌廠也分別動土興建了。有「國民乾爹」稱號的胡毓偉擘劃的貓尾崎酒廠也已經投產,做出非常優異的New Make。日本、愛爾蘭、中國也有許多新的威士忌酒廠陸續開設興建。
在此同時,強調威士忌的風土Terroir,理念新穎,然後也很受喜愛的愛爾蘭Waterford酒廠,它的老闆是Mark Reynier,曾經是讓布萊迪酒廠煥發新生的傳奇經營者,但是Reynier在Waterford的經營上受到挫折,面臨整併的窘境。另外還有像是瑞典的麥格瑞Mackmyra 酒廠在今年提出破產申請,也令人震驚。見微知著,這幾家威士忌酒廠出現經營困境的情景,對照先前說的全球威士忌擴廠潮,加上2024年的低迷景氣,接下來的威士忌市場發展,讓人不敢樂觀。
(圖說: 木內酒造 當代掌門人 木內敏之)
十大事件之三【日威持續挺進台灣市場】
大家可能會說,日本威士忌一直都有啊,像我們公司每周二晚上在辦公室舉辦的「藏酒嚐酒會」的品飲課程,2023年的時候就辦過一整個月的「日威百年」的主題講座,畢竟日本第一個威士忌廠 山崎蒸餾所是1923年蓋的。上課的那個月,每個禮拜跟同學們大家分享六、七支日本威士忌,去年2024,又安排了一個月,講「日威101」,越講越發現,日本許多清酒酒造、燒酎、泡盛蒸餾者紛紛投資威士忌製造,盛況空前,擴廠火熱,出口到台灣的勢頭也是相當兇猛。Kirin集團旗下富士御殿場蒸溜所的「富士山麓」威士忌引進台灣,首席調酒師「田中城太」也第一次來到台灣跟酒友們見面。日本威士忌之父竹鶴政孝創立的Nikka集團也在代理商的推動下,重新進入台灣市場,旗下的余市、宮城峽蒸餾所的威士忌再次大舉上市,造成轟動。還有以常陸野貓頭鷹啤酒聞名的木內酒造,也推出「日之丸Hinomaru」威士忌,前些年在O Whisky酒展會場首度亮相就大受好評,2024年持續有更多品項推出,包括特別和藏酒論壇合作,推出「日之丸 x 藏酒」聯名的限定酒款,這一款威士忌風味口感表現很受肯定,也成為難得的臻品。
好多日本威士忌繼續進入台灣市場,2025還會更多!
(圖說: 盛豐行 代理Nikka重新在台上市 發布會)
十大事件之四 【酒商靠綜效跨界撈】
第四個其實很有趣,酒商呢,以前就是進口賣酒,但現在有一些跨界的這種,更加多元的經營,發揮他自己公司本身的這種「綜效Synergy」,譬如說,大家都知道「就是要海尼根」,都是在講喝啤酒,但是,海尼根台灣透過整合旗下品牌,進軍非啤酒市場,有葡萄酒,有威士忌,有香甜酒,很多東西。
還有比如先前提到的Nikka的新代理商,其實是盛豐行,講盛豐行可能比較沒有印象,但他們另外一個品牌大家就很熟悉 買酒網。你看他是通路商,變成代理商,通路繼續做得很好,就跟橡木桶一樣,橡木桶也有很多代理,雷神(Raasay)、天頂(Teeling)、愛倫(Arran)、Nomad等等。現在三大通路商,另外一家酒條通手裡也有代理,比如說海德Hyde的愛爾蘭威士忌等等,所以大家都有盤算,把自己的特色發揮到極致,有資源或者是資金,會想辦法去添購一些可以打仗的武器,小一點的,去談一些代理的品牌,然後大一點的,就可能這個公司經營的不錯,那我把它買下來。這個軍備競賽很厲害的。
十大事件之五【酒界生意有史以來最不景氣的一年】
前幾年疫情期間,原本預期酒的生意會遭遇重擊,但其實也還好,感覺好像是疫情關在家裡面,大家哪也不方便去,乾脆買酒回家喝,甚至還越買越好,中高價位的酒款大受歡迎。
等到疫情結束,完全解封,覺得應該會出現的報復性消費潮杳無蹤跡,消費者熱衷於出國旅遊,反而排擠到飲酒聚會的預算。加上日間通路先前進貨太多,銷售不暢庫存壅塞,很多朋友自我解嘲說「只」衰退了三、四十個百分點,還不像那個誰誰誰根本營業額腰斬,甚至還有知名的經銷商經營不下去了等等,聽到不只一位酒業相關人士形容,2024是酒界生意有史以來最不景氣的一年。
那怎麼辦呢? 讓我們看看接下來的另外五件台灣酒界年度大事,再來思考市場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