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nfiddich 格蘭菲迪2017年藝術家駐村計畫

陳敬元「船上的蜘蛛The Spider on Ship」展現藝術的無限可能
蘇格蘭達芙鎮歷史底蘊與多重思維的交互辯證美學之旅

格蘭父子第五代總裁Peter Gordon自2002年發起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經由全世界各大城市合作的民間機構推薦藝術家人選,邀請藝術家於夏季入駐格蘭菲迪酒廠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創作,被視為「世界上待遇最好的駐村計畫之一」。2017年邀請藝術家陳敬元代表台灣參加,陳敬元在駐村期間,感受到古老蘇格蘭達芙鎮的悠久歷史與神話想像,及他自身對於星象、時間和空間維度以及神祕學、科學、哲學等思維,以「船上的蜘蛛The Spider on Ship」為展覽主題,將那些由心理、社會氛圍多重作用下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成為他油彩與畫筆下的能量。「船上的蜘蛛」展覽於2017年12月2日至12月30日於伊通公園舉辦,並於開展首夜舉辦開幕酒會。(頁首圖片:(左起)格蘭父子行銷總監 李正祜David Li、藝術家 陳敬元、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策展人Andy Fairgrieve )


(圖說:Glenfiddich格蘭菲迪2017年藝術家駐村計畫 合作藝術家 陳敬元)

格蘭父子洋酒台灣分公司鼎力支持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今年是台灣參與駐村計畫的第13年。2017年12月2日晚間舉行開幕酒會,開場由樂團OVDS帶來以搖滾樂團與電子舞曲兩種不同的音樂風格,以電子重拍帶領觀眾進入絢麗靡幻的音樂空間,卻又擁有搖滾樂能夠貼近人心的觸動,恰是呼應陳敬元非單一風格、有著無限想像空間的創作。陳敬元現場分享駐村蘇格蘭對他創作上的影響,由於蘇格蘭達芙鎮是個仍保持著自然狀態的小鎮,在簡樸的生活中,感官變得更為清晰且專注,創作者得以慢慢地整理思緒及靈感,重新體會視覺與大腦意識之間的連結,從而啟發更多創作。


(圖說:〈Across the river, the flower still growing〉)

本次展覽主題為「船上的蜘蛛」,結合了陳敬元個人的知識結構、思想狀態與蘇格蘭的悠久文化底蘊及神話想像,陳敬元在駐村期間參觀了格蘭菲迪酒廠,並了解蘇格蘭威士忌的傳統製程、品牌歷史與價值,格蘭菲迪身為蘇格蘭少數家族經營的酒廠,這些不同年份的橡木酒桶共同所創造出空氣中的氣味、狀態,象徵著多重時空疊加的產物,讓他特別感受到了歷史的厚度,進而反芻起關於十四世紀時第一次蘇格蘭獨立戰爭的傳說:蘇格蘭布魯斯國王(Robert the Bruce, 1274 – 1329)因見到樹上不屈不撓結網的蜘蛛進而成功擊退英格蘭軍隊的故事,蜘蛛於他而言象徵一種有目標的追尋,恰似人們自身的認同政治,亦是一個永恆需探求的問題。


(圖說:〈White with Shadow〉)

「船上的蜘蛛是我對於自身狀態的一則隱喻,但或許它也像一個腳本,不斷地在過去、當下、未來之間的時間中來回上演著。」陳敬元如此解釋,在「船上的蜘蛛」展覽中,畫作下的狀態都不是固定的,沒有特定時空背景,亦無特定指涉,以流動狀態乘載著未來以及藝術與美學交互作用下的無限可能。

「船上的蜘蛛The Spider on Ship —
格蘭菲迪2017年台灣藝術家駐村計畫」展覽
展期: 2017 / 12 / 2 (六) – 2017 / 12 / 30 (六)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六 下午1:00~9:00
地點: 伊通公園(台北市中山區伊通街41號)
策展人: Andy Fairgrieve 安迪?費爾葛瑞福
參展藝術家: 陳敬元

【格蘭菲迪2017年台灣藝術家駐村計畫】合作藝術家 陳敬元 介紹
1984 出生於臺灣,台南
學經歷
201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主修繪畫
2006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學士,主修油畫
獲獎
2014 台北美術獎/入選
Signature Art Prize/提名
2010 台新藝術獎入圍
2009 高雄美術獎/首獎
2008 桃源美術獎/首獎
駐村
2017 「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蘇格蘭,達夫鎮。
個展
2017 「船上的蜘蛛」,臺灣,臺北,伊通公園。
2016 「沒有你,我還能是什麼?」,臺灣,臺北,TKG+。
2015 「命名未來」,臺灣,臺北,伊通公園。
2013 「信號彈」,臺灣,臺北,TKG+。
2011 「Staggering Matter」,臺灣,臺北,TKG+。
2009 「液態島嶼」,臺灣,臺北,非常廟藝術空間。
聯展
2017 「格蘭菲迪駐村藝術家」,蘇格蘭,達夫鎮,格蘭菲迪釀酒廠畫廊。
2015 「第八屆亞太三年展」,澳洲,布里斯本,昆士蘭美術館。
「PLUS 1 林鋸 陳敬元雙個展」,臺灣,臺北,TKG+。
2014 「天下無事 – 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英國,曼徹斯特,曼城科學與工業博物館。
「日本:亞細亞安那其連線展 AAA」,日本,東京,東京國際藝術村。
「界:台灣當代藝術展1995-2013」,美國,紐約,康乃爾大學強生美術館。
2013 「天人五衰」,臺灣,臺北,關渡美術館。
2012 「 CMFA未來展」,中國,北京,北京中央美院美術館。
2010 「後民國?沒人共和國」,台灣,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TRANS – PLEX 2010」,日本 ,東京,東京國際藝術村。

【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簡介】
自2002年,由格蘭菲迪第五代總裁彼得.高登(Peter Gordon),發起Glenfiddich Artists in Residence Program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每年經由全世界各大城市合作的民間機構推薦藝術家人選,邀請七至八位藝術家於夏季入駐格蘭菲迪酒廠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創作,至今為止,已經有九十多位藝術家分別來自十八個不同的國家受到贊助。此計畫提供豐厚的生活條件及創作補助,藝術家的創作題材不受限制,被視為「世界上待遇最好的駐村計畫之一」。台灣自2005年起每年均有一位藝術家參與計畫,歷屆台灣駐村藝術家如下:陳慧嶠(2005)、吳季璁(2006)、姚瑞中(2007)、袁廣鳴(2008)、王俊傑(2009)、陳曉朋(2010)、劉文瑄(2011)、吳東龍(2012)、陳怡潔(2013)、何采柔(2014)、張暉明(2015)、林昆穎(2016)、陳敬元(2017)。

【關於格蘭菲迪】
西元1886年,威廉格蘭(William Grant)以其名創立了格蘭父子洋酒公司,在蘇格蘭高地的山谷中,徒手建立了 Glenfiddich 格蘭菲迪酒廠。1887年的聖誕節當天製造出第一滴的威士忌。格蘭菲迪 Family Run since 1887,格蘭父子洋酒公司堅持最初的夢想,以獨立、專注、追求極致的精神製出獲獎無數的知名品牌。
在1963年全球市場都還是調和式威士忌的天下,格蘭父子家族第四代經營者 Sandy Grant Gordon 大膽地將自家格蘭菲迪酒廠生產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由英國推向全世界,挑戰市場並且一戰成名,從此開創全球單一麥芽威士忌市場潮流,建立起品牌的核心「Pioneering Spirit 先鋒者精神」,至今格蘭菲迪的腳步跨入世界多達180個國家,成為全世界指標性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經典傳奇。格蘭菲迪單一麥芽威士忌,從核心酒款12年到高年份酒款如40年,都獲得IWSC金牌以上的肯定。格蘭父子更是唯一酒廠在過去的12年中從國際烈酒大賽和國際葡萄酒與烈酒大賽累計獲得10次最佳酒廠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