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nfiddich 格蘭菲迪2018年台灣藝術家駐村計畫

王德瑜「No.98」濃縮蘇格蘭的五感體驗

引領探掘自我感知的奇幻旅程

 格蘭父子第五代總裁Peter Gordon自2002年發起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由世界各大城市合作的民間機構推薦藝術家人選,邀請藝術家於夏季入駐格蘭菲迪酒廠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創作,被譽為「世界上待遇最好的駐村計畫之一」。去年邀請藝術家王德瑜代表台灣前往蘇格蘭,在駐村期間她發現每個看似新鮮的體驗其實都是築構在每位藝術家所見的相同風景上,藉由不同人的心境與大自然的相互感應,打開所有感官創作出屬於自己獨特視角的裝置藝術作品。並於2019年3月9日開展首日舉行開幕酒會。

 

在蘇格蘭駐村的三個月期間,王德瑜拍攝了近三千張照片,在找尋創作靈感之時曾翻閱過往駐村藝術家的專輯內容,在一張張的紀錄中,看見不下少數與自己的攝影作品相似的場景、重複的視角。對她而言,前人留下的紀錄早在記憶之中成為引領她前來的奇妙感應,到了蘇格蘭之後的一草一木、流動的風、澄澈的湖水、翠綠的山丘以絲毫不差的溫度、陽光、風味低聲訴說過往的前人記憶。眼前處處充滿讚嘆的高地風景,或是與以前藝術家重疊的熟悉感,都是灌溉她創作的靈魂養分。

 

此次展出為就在藝術空間所量身打造的感性之作「No.98」,此裝置藝術作品以布、鼓風機、木頭構成蘇格蘭綿延翠綠的山丘,讓觀展民眾透過高低落差和觸覺體驗的空間,藉由身體運動的過程,喚醒似曾相識的感知記憶,堆疊出截然不同的全新刻印。就像藝術家在蘇格蘭駐村期間,所獲得的精采五感覺知。而其中也融入了曾於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聯展所展出的「No.96」,外型以布仿造銅製蒸餾器的外型,將高地令人讚嘆的自然景觀結合威士忌的生產意象,讓觀眾如同身在蘇格蘭之中,四處找尋嶄新的體驗。


(圖說:(左起)Glenfiddich格蘭飛迪第14屆藝術家王德瑜、藝術家駐村計畫策展負責人Andy Fairgrieve、格蘭父子行銷總監李正祜)

王德瑜闡述道:「有些感受是身體能查覺並接收到的,只是暫時沒有或無法為它命名,因而被忽略或淡忘,但其實它們不曾消失,累積的知覺記憶將使你下次遇見的嶄新經驗更加深刻而獨一無二。」,「No.98」王德瑜個展自2019年3月9日至4月18日於就在藝術空間展出,邀請您親自以身體捕捉源自高地的自然記憶。

 

No.98王德瑜個展」

格蘭菲迪2018年台灣藝術家駐村計畫」展覽

展期: 2019 / 3 / 9 (六) – 2019 / 4 / 18 (四)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六 早上11:00 ~ 下午7:00
地點: 就在藝術空間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47巷45弄2號)

 


(圖說:王德瑜)

【格蘭菲迪2018年台灣藝術家駐村計畫】合作藝術家王德瑜介紹

 

學經歷

2005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1993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

駐村

2018「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蘇格蘭,達夫鎮。

個展

2019 「No.98/王德瑜個展」,就在藝術空間,台北

2018 「重構對話–王德瑜個展」,央•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7 「PNEUMA–王德瑜 凌瑋隆 雙個展」,聖路加教堂,慕尼黑,德國

2016 「No.84/王德瑜個展」,Apartment of Art(AoA),慕尼黑,德國

2015 「No.80/王德瑜個展」,伊通公園,台北

     「相信你的感覺/王德瑜個展」,興巴士藝術中心,檳城,馬來西亞

2013 「No.72/王德瑜個展」,真善美畫廊,台北

2010 「No.65/王德瑜個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台北

2003 「漫無目的/王德瑜個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01 「王德瑜個展/No.40」,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台北

1997 「王德瑜個展/No.27」,伊通公園,台北

     「王德瑜個展/No.18」,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重要聯展

2017 「社交場」,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16 「KENPOKU ART 2016 茨城縣北藝術祭」,茨城縣,日本

     「一座島嶼的可能性-2016台灣美術雙年展」,國立臺灣美術館,台中

2015 「溫柔的產出」,台北國際藝術村 百里廳,台北

2014 「為自己做的藝術」,耿畫廊,台北

2012 「記憶的穿越」,金雞湖美術館,蘇州,中國

2009 「雙凝─台灣女性藝術的鏡觀視角」,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06 「相遇•尋訪遊樂場─第四屆台北城市行動藝術節」,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

2005 「2005年橫濱第二屆當代藝術三年展/藝術馬戲團─跳躍日常」,橫濱,日本

2002 「Paysages / 4e Biennale d’Art Contemporain, Enghien-les-Bains」, Enghien-les-Bains, 法國

2001 「亞細亞散步─CUTE」,水戶藝術館,日本

2000 「歸零」,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簡介】

自2002年,由格蘭菲迪第五代總裁彼得.高登(Peter Gordon),發起Glenfiddich Artists in Residence Program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每年經由全世界各大城市合作的民間機構推薦藝術家人選,邀請七至八位藝術家於夏季入駐格蘭菲迪酒廠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創作,至今為止,已經有九十多位藝術家分別來自十八個不同的國家受到贊助。此計畫提供豐厚的生活條件及創作補助,藝術家的創作題材不受限制,被視為「世界上待遇最好的駐村計畫之一」。台灣自2005年起每年均有一位藝術家參與計畫,歷屆台灣駐村藝術家如下:陳慧嶠(2005)、吳季璁(2006)、姚瑞中(2007)、袁廣鳴(2008)、王俊傑(2009)、陳曉朋(2010)、劉文瑄(2011)、吳東龍(2012)、陳怡潔(2013)、何采柔(2014)、張暉明(2015)、林昆穎(2016)、陳敬元(2017)、王德瑜(2018)。

 

【關於格蘭菲迪】

西元1886年,威廉格蘭(William Grant)以其名創立了格蘭父子洋酒公司,在蘇格蘭高地的山谷中,徒手建立了 Glenfiddich 格蘭菲迪酒廠。1887年的聖誕節當天製造出第一滴的威士忌。Glenfiddich 格蘭菲迪 Family Run since 1887,格蘭父子洋酒公司堅持最初的夢想,以獨立、專注、追求極致的精神製出獲獎無數的知名品牌。

在1963年全球市場都還是調和式威士忌的天下,蘭父子家族第四代經營者 Sandy Grant Gordon 大膽地將自家 Glenfiddich 格蘭菲迪酒廠生產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由英國推向全世界,挑戰市場並且一戰成名,從此開創全球單一麥芽威士忌市場潮流,建立起品牌的核心「Pioneering Spirit 先鋒者精神」,至今 Glenfiddich 格蘭菲迪的腳步跨入世界多達180個國家,成為全世界指標性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經典傳奇。Glenfiddich 格蘭菲迪單一麥芽威士忌,從核心酒款12年到高年份酒款如40年,都獲得IWSC金牌以上的肯定。格蘭父子更是唯一酒廠在過去的12年中從國際烈酒大賽和國際葡萄酒與烈酒大賽累計獲得10次最佳酒廠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