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中的海尼根綠瓶,很可能已經歷經多次「重生」。透過 RGB(Returnable Green Bottle)可回收綠瓶計畫,這些玻璃瓶最多能被回收清洗、重複使用 25 次,不僅延長瓶子的生命,也大幅減少一次性資源的浪費。今年,這項計畫讓海尼根台灣勇奪「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展現品牌在地永續的堅定承諾。
海尼根台灣持續推動RGB永續行動,每年減碳超過7,000公噸
圖說:海尼根北亞公共事務總監郭琬蘋代表領獎
作為唯一在台設廠的國際啤酒商,海尼根台灣在推動 RGB 計畫時,必須從零開始建構屬於自己的循環模式。沒有既有的營業網絡可依靠,必須從製造端到物流端逐步設計逆物流機制,跨越回收利用有色玻璃的種種挑戰。海尼根北亞公共事務總監郭琬蘋表示:「對海尼根而言,啤酒是我們的本業,永續是我們的本分,也因此,海尼根需要同時整合製造、物流與零售各環節,並針對痛點調整設備與流程,才能讓 RGB 計畫在台灣真正落地。」
圖說:海尼根新一代綠色啤酒瓶是以 70% 回收玻璃製成
RGB 計畫的推動,已帶來具體成果:以 70% 回收玻璃製成的新一代綠色啤酒瓶,每年可減少原先須從荷蘭運送至台灣約 7,052 公噸的海運碳排;以可重複使用的啤酒籃取代110萬個傳統紙箱,每年可以再減碳 671 公噸。目前,RGB 的玻璃瓶回收率已高達 90%,顯示消費者對循環行動的高度支持與參與。同時,海尼根也攜手零售通路打造回收體系,並將回收玻璃創意再製為「永續星釀里程杯」,截至 2025 年已利用了2.3 公噸廢玻璃。不僅展現了企業對永續的責任,也讓消費者在日常中能做出更環保、更有意義的選擇,進一步建立長期的品牌忠誠度。
海尼根朝2040全球淨零轉型與永續釀造目標邁進
圖說:海尼根RGB可回收綠瓶計畫,勇奪「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
展望未來,海尼根台灣目標持續深化 RGB 計畫,縮短瓶裝循環週期、提升重複使用率,並優化物流效率與透明度。同時推動消費者教育,提升大眾對循環包裝的理解與參與度。這些努力不僅呼應聯合國 SDG 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更是邁向 2030 淨零目標的重要步伐。
圖說:海尼根在台使用可重複使用啤酒籃,一年可取代110萬個傳統紙箱
今年「台灣永續行動獎」共有超過250家單位角逐,海尼根台灣憑藉 RGB 計畫獲得SDGs12金獎肯定。對海尼根而言,每一只瓶子的循環,不只是資源的再利用,更是與台灣社會共同邁向永續未來的具體行動。
【禁止酒駕 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
【關於海尼根台灣】
海尼根是傲視全球的的國際啤酒釀造商,矢志以其品牌與產品為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帶來驚喜與感動。在海尼根品牌的帶領下,集團擁有超過250種包含國際、區域、本地和特色啤酒及蘋果酒的產品組合。我們致力於創新、長期品牌經營、嚴謹的銷售模式和集中的成本管理,透過「釀造更美好的世界」,將永續發展融入到企業運作當中;以創辦人姓氏為品牌知名的海尼根®現已行銷世界每個角落,且為全球最具價值的國際性優質啤酒品牌。海尼根於全球擁有超過80,000名員工,並在70多個國家/地區經營啤酒釀酒廠與蘋果酒酒廠,是歐洲的最大釀酒商。自1987年引進台灣、2002年正式成立海尼根台灣分公司。海尼根在台屹立生根已超過 30年,是台灣第一大國際進口啤酒品牌。旗下包含全球旗艦品牌海尼根(Heineken)、跨國品牌虎牌啤酒(Tiger)、Strongbow(詩莊堡蘋果酒)、Edelweiss(艾德懷斯)白啤酒等。身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海尼根致力於倡導理性飲酒,共創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