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  蘇重 Ernest “Heavy” Su

歐傳媒蘇格蘭酒鄉十日行,整個旅行裡面第一個參觀的酒廠,汀士頓Deanston,這美麗的地方,是有歷史的: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勒斯William Wallace紀念碑跟他作戰過的史特林橋都在附近,靜謐的泰斯河(River Teith,但似乎是念成很接近Teeth的音,牙齒河?哈哈)從酒廠旁邊流過,平和舒服,生機盎然的景色,漂亮。

更美的是人!

一進酒廠,幾位汀士頓的同事,包括掌管母公司希威仕集團旗下,三個酒廠的遊客中心經理Peter Semple溫暖爽朗的笑容,讓我們這些客人們也跟著開心起來,當Peter聽到汀士頓在台灣已經進入市場單一麥芽威士忌前十名的時候,他的笑容更燦爛了。聊起我們過幾天會去格蘭花格,Peter就說起格蘭花格目前的酒廠經理Callum Fraser,以前曾在汀士頓擔任酒廠經理十年之久,Peter擠眉弄眼的說:「Callum這傢伙棒極了,但是我們現在比之前更好了,哈哈。」

(圖說 導覽製程的酒廠經理Murray )

你家的蒸餾器多少錢?可以用多久?

Peter安排了酒廠經理,帥得像個電影明星的Murray來帶領我們觀看製程,1965年,過往的紡織廠改建成汀士頓酒廠,到汀士頓,能源是參觀的重點,這也是酒標上有個水車圖案的原因,曾經他們的兩部水車「參孫」以及「海克力士」(光聽名字就知道多夠力!)發電規模堪稱歐洲水車之最,水車多餘的電力還可以供應給旁邊的小鎮使用。目前,則是從酒廠1.5英哩以外的地方引水過來發電和製酒。

磨麥、糖化、發酵、蒸餾,這些製酒流程,每個酒廠都是大同小異,但是其中不同的細微差異,又讓酒友們研究起來覺得津津有味。Deanston每次糖化作業約使用八噸麥芽,加入三次熱水溫度,分別是第一次攝氏66-67度,第二次跟第三次都是90度。發酵使用從附近的廠家購入的商業酵母,發酵時間大約是85小時,發酵完成的酒醪,酒精濃度在10% ABV左右。汀斯頓有兩支初餾器(Wash Stills),兩支再餾器(Spirit Stills)。很妙的是,我們團員當中,一位來自高科技產業的正妹問起了蒸餾器的價格與使用年限,Murray說一支銅製蒸餾器,大約在一百萬英鎊左右,而且蒸餾器的壽命,每個部件都不太一樣,通常是底部30年,中間及林恩臂15年,天鵝頸8年,使用達到這個年限之後,就必須維修或者替換。

(圖說:Brian接手帶領桶邊試飲,攝影 安景鴻)

(圖說:有點像教堂座位的椅子 )

這就是Whisky Church啊!

介紹完了製程,就是去到酒窖,水泥地板,穹廬式的屋頂挑高滿高的,但在此接手講解的Peter仍然說他們自己的酒窖是Dunnage式的(鋪地式三層堆疊)他抬頭看看屋頂,手伸向木桶示意:「你也知道這棟建築以前是紡織廠,我們的橡木桶也確實是躺著橫放疊三層啊!」

合作無間的汀士頓團隊,到酒窖,由Brian接手帶領桶邊試飲,走近品飲所在,大家都兩眼放光,盯著躺在地上大小不一的四個橡木桶,但還是有細心的來賓注意到:「為什麼這個椅子感覺起來像要祈禱還是聽牧師講道一樣!」Brian微笑了起來:「沒錯,小姐,這裡就是Whisky Church啊!」

喝了四款,

(圖說:同行團友拿起傳統的Cooper Dog從桶取酒倒酒, 攝影 Julie邱)

Brian一邊講解,一邊讓好幾位團員體驗自己從木桶中用Cooper Dog取酒的歷史動作,甚至把大一點的取酒器Valinch交給我操作。Peter還特別跑上跑下,找出好些個小玻璃瓶,讓我們喝不完的部分可以裝在小瓶中帶走。(所以這些取酒的小志工個個手起刀落,倒了很大一杯!)

四款從2011到1992的四支單桶威士忌,表現都非常好!果香、Waxy,蠟質般的溫柔口感。舌頭上有油脂似的溫潤包覆感。這些年,Deanston單一麥芽威士忌Waxy的風味廣受讚譽,他們也很注意強打行銷這個風味特色。

Brian,威士忌牧師!我有罪要懺悔!我想再喝,繼續喝,這才第一個酒廠,我就不想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