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假酒 你該知道的事

到底什麼是假酒?如何避免買到假酒?

撰文:簡藝Sarah Chien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說起假酒,酒友們人人都怕。買到假酒,輕則當盤子傷荷包,重則危害健康。

圖片來源:翻攝自網路

最近酒友討論假酒議題沸沸揚揚,主因在數週前,周刊爆料指出,台灣收藏頂級葡萄酒的名流圈自年初以來,正經歷一場買賣金額估計超過十億元的假酒風暴,消息一出,酒友人人自危,擔心自己也掃到假酒風暴。就連不太收藏高價葡萄酒的我,都深怕家中酒櫃就躺著這麼一瓶高價假酒,心中有陰影。

資料來源:翻攝自今周刊2024/06/26報導

到底什麼是假酒?

「假酒」兩字說來簡單,但實際涵蓋範圍其實很廣。舉凡製造成分與過程不符合生產地或銷售國家的法律法規要求、包裝侵犯了來源地及品牌名稱、或是根本就沒有向生產地或銷售國家提出確實申報的逃漏稅私酒…,簡而言之,只要是不符合原產地或是銷售國家相關法規的酒,通常都會被統稱為「假酒」。

假酒種類五花八門,其中最危險的就是在製造過程中摻入便宜工業酒精、色素、香料等過量有害物質的劣酒,這是非常嚴重的食安問題。今年(2024)6月,印度南部的坦米爾那都邦(Tamil Nadu)便發生民眾因飲用假酒,造成至少數十人死亡、逾百人就醫的慘劇。

資料來源:公視新聞網20240621

看完這則近期才發生的印度假酒新聞,不免令人心生恐懼,天哪!我們有沒有可能也買到假酒而不自知呢?

先別慌!印度之所以會有不肖業者製作並販賣滲入甲醇的私釀劣酒,主要是由於當地社會存在著巨大的貧富差距問題,合法的正牌好酒只有極少數的有錢人才消費得起,那買不起合法酒卻還是喜歡三不五時來一杯的貧窮老百姓怎麼辦?答案顯而易見,哪裡便宜哪裡去,只要有酒喝,誰管他是不是合法啊!於是,因為喝到私釀劣酒而致死的案例,在印度多不勝數,早就不是什麼新聞。

高單價的假酒在台灣常見嗎?

講完印度,我們回頭看看台灣。其實那些會鬧出人命的滲甲醇劣酒在今天的台灣已經非常罕見,不過卻也必須跟大家說明清楚,台灣並不是完全沒有假酒出沒。如果您常關注社會新聞,坦白說,假酒新聞也會偶爾現蹤。

例如有在內容物上動手腳的「二號酒」,這種酒通常會出現在酒店中,一些不肖店家會用低價酒混充高價酒,使用高單價名牌酒款的瓶子,但卻裝入較低價的酒,試圖魚目混珠。有在內容物上使詐的假酒,自然也會有在酒標上搞鬼的假酒,俗稱「洗酒標」,也就是把低價酒的酒標換掉,改貼上比較稀有高價甚至已絕版的酒標,謀取不應得的利益。

比較高端的假酒手法通常是使用高單價酒款的瓶子,裝入較低價的酒後重新封瓶並以高價售出,這種仿冒酒由於組成素材有真有假(瓶子是真的但酒是仿的),非常不容易被識破,最有名的案例發生在21世紀初,印尼籍的Rudy Kurniawan藉由高超的品酒能力以及仿造技術,在美國上流社會招搖撞騙,直到2012年,聯邦調查局突擊搜查Rudy的住所,搜出大量製造假酒的材料,包括不同年份的葡萄酒、收集來的舊酒瓶,以及偽造的標籤和瓶塞。美國聯邦法院將其判刑10年,Rudy成為美國第一位因販售假酒而入獄的詐欺犯。

資料來源:《酸葡萄 Sour Grape》官方預告片

這場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假酒案,在2016 年時被拍成一部類紀錄片上映,片名《Sour Grape》,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google一下。根據2016年《華爾街日報》的相關報導指出,Rudy當年所製造的假酒中,至少還有價值5.5億美元的假酒仍然在市場上流竄。各位看官,像這種高端級的仿冒酒雖然未必會喝死人,但如果你是要買來做投資收藏,那你買來的酒雖然傷不了身,但傷心恐怕在所難免。

此外,市面上比較常見的還有售價往往明顯不符成本的「三精一水酒」,這種由食用酒精、香精、糖精與蒸餾水為主原料,然後再混合其它化學成分所調製出來的合成酒,你根本不會知道自己吞下肚的到底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化學合成物。

在烈酒威士忌方面,有一些不肖酒商號稱賣的是,從蘇格蘭整桶進來台灣分裝的「台裝蘇格蘭威士忌」。看倌請謹記,在法規上「台裝蘇格蘭威士忌」是不被允許的東西,因為蘇格蘭威士忌法規早已明定,所有蘇格蘭威士忌禁止整桶輸出,必須裝瓶後再販售到其他國家才能叫作Scotch Whisky。

圖說:所有蘇格蘭威士忌一律禁止整桶輸出,必須裝瓶後再販售到其他國家,才能叫Scotch Whisky。(翻攝自網路)

有人的地方就有假酒

無論是高價酒還是低價酒,其實都有假酒的存在,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假酒,「賠錢生意無人做,殺頭生意有人做」,也造就了假酒的存在空間。假酒,別說是消費者會害怕,對於正派經營的酒類銷售業者來說,更是打擊品牌信賴度、消費信心的大殺手!從整體產業面來說,製造以及販售假酒的人,無疑就像是一顆老鼠屎,不僅破壞市場而且還嚴重影響產業生態。那麼,究竟該如何避免假酒呢?

針對這個最實際的問題,國內最大的葡萄酒進口代理商之一星坊酒業的總經理須家昌直言,想要辨識假酒其實並不容易,品飲葡萄酒的人一定要有正確的認知。首先,老酒未必就是好,醒酒也未必是愈醒愈好,因為每一種葡萄酒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須老闆還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比喻,他說有些酒就像是黃香蕉,即開即飲不用醒,但也有些酒跟綠香蕉一樣,買來就只能先擺著,要等它熟了才好喝,最重要的是天下沒有什麼超額利潤,一分錢一分貨才是硬道理,千萬不要貪什麼小便宜。

圖說:想要辨識假酒其實並不容易,即便是專家,也要經常補充專業知識。(翻攝自網路)

而對於菸酒專來說,萬一不慎進到假酒,那可是會掉商譽砸招牌的,國內某知名菸酒專老闆便嚴正表示,貨源其實很重要,來路不明的水貨絕對不收,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誠信,沒有人會想自毀長城。

台灣的葡萄酒市場在近幾十年來發展迅速,將頂級葡萄酒視為投資標的的人不在少數,無論是為了彰顯身分地位或是收藏投資,如果沒有正確認知,其實很容易就會成為待宰羔羊。國內某位知名侍酒師便感嘆直言,其實在許多歐洲以及紐澳地區,存酒是一種長期規劃的文化習慣。《藏酒論壇》編輯總監蘇重也提及表示:「假酒因為人性的貪婪,即便無法從產業根絕,但透過有商譽的店家捍衛,消費者意識崛起,以及專業媒體的吹哨防守,甚至檢調公權力的伸張,還是可以有效抑制假酒對市場的危害。」

廣東有句俗語,叫做「貪字得個貧」,想要避免買到假酒,正確的心態與觀念其實非常重要,一旦你不貪,無欲則剛,碰到假酒的機率自然就低!「品飲好酒真開心,買到假酒傷腦筋」,聰明選購合法酒,千萬別貪小便宜。期盼每一位酒友都可以安心喝好酒,假酒去去走!

Tips避免假酒小秘訣:

1. 購買來自合法製造商或代理商的酒
2. 售價明顯低於市場行情太多的高價酒要小心,勿貪小便宜
3. 跟熟識且有信譽的通路商買酒
4. 酒標標示要完整(包括品牌名稱、產品種類、酒精成分、進口酒的原產地、製造商或進口商的名稱及地址、產製批號、容量以及警語等)
5. 時常補充相關的酒類知識
6. 選購瓶身上有財政部核可的「W優質酒類認證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