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在不老部落遇見小米酒
殺豬求種子,重現原民風味
撰文:賴偉峯Otto Lai
圖說:氣泡小米酒
初次造訪不老部落,是個難得的體驗!原來這裡已經火紅了許多年,幾乎可說一位難求,部落採預約制,每天只接三十位客人。早上十點進部落,共享原住民風味午餐,三點離開,沒有留宿。
不老部落靠近宜蘭羅東,實際地點在大同鄉寒溪村的一個海拔約400公尺的台地上,是二十多年前由七位泰雅族長老成立至今的封閉部落。「不老」名稱由來,並非住在這裡的原住民都「不老」,而是BlauBulau為泰雅語「閒逛」之意,希望不老部落提供一個給都會人,放鬆閒晃又能體驗原民生活之處。
圖說:台地
感謝星予公關的June跟Joe的安排,才讓自己跟不老部落的緣分提早到來。June早在不老部落走紅之前就經常造訪,跟部落的哥哥姊姊們很早就結識,部落的人開玩笑的說:「長君姐再多來幾次,就可以當『長老』了!」原民朋友們機智又幽默的介紹說明,在整個參訪不老部落的行程中,每每逗得大家笑開懷。
整個部落亮點很多,絕對值得一訪再訪,我的初訪中感到最驚豔的就是他們自釀的小米酒,以及相關酒款!其實,這並非我第一次在部落喝到小米酒。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或是思考過?以前您喝的小米酒,是不是都是白的,而在不老部落的小米酒卻是淺黃色。的確,剛剛他們在介紹自己種的小米時,的確是黃的而非白的。
原來!原住民過去根本沒那麼多小米可釀「小米酒」,大家既定印象裡所稱的原住民「小米酒」,大多數原料根本不是「小米」而是糯米,甚至是大白米!台灣部落裡其實沒種那麼多小米,有些部落甚至連小米的種子都失傳了。真正 100% 用「小米」釀成的小米酒,就算在原民部落,也是一瓶難求啊。
小米,長久以來更被視為原住民文化中的神聖作物,不僅在部落的祭祀活動中例如豐年祭扮演著重要角色,更是族人熱愛的傳統飲品。真正的小米酒風味,會有種獨特的「糯性」香氣,風味更為清爽、原始,帶著微酸。製作上需要經過蒸煮、拌麴、發酵等步驟,傳統上由部落婦女釀造。
圖說:潘崴(左)與邱大蘇大討論小米
小米本身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穀物,含有其他穀類少見的優質營養素,例如維生素B、E、膳食纖維、硒、鈣、鐵等微量元素等等,甚至含有少見的胡蘿蔔素,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而被現代社會廣泛認可。
歷史有其荒謬性,對原住民很神聖的小米,居然在很多部落都失傳了,包括不久前的不老部落。在「台灣小米種回來」一書中,就記錄了尋找小米種子的艱辛,裡頭提到從南投山區帶回的珍貴小米穗,還有因爲保存太久,小米顆顆失去活性無法發芽的窘狀,甚至詳細記錄了部落耆老保種與料理的過程。
不老部落當年也想到要釀小米酒,一來增加部落收入來源,二來還原泰雅的原民風味,也面臨同樣的小米種子闕如的問題。潘崴(Kwali)說了一個求小米種子的故事,由於不老部落早就遺失了糯小米的種子,他們好不容易問到,某個部落的阿婆保有糯小米種子,但是族人們「死說歹說」阿婆都不同意轉讓,最後才使出最具誠意的「殺豬」答謝法,才成功取得種子,我們也才喝得到糯小米酒。(還好不是要潘崴犧牲,跟阿婆結婚!)
原住民會將小米拿去釀酒、做成小米飯、小米粿、打成麻糬等,有多種用途。而華人則大多在北方麵食館吃著小米粥。但是你知道嗎?原住民釀酒的小米,跟我們小米粥吃的小米,並不相同。小米有分「梗小米」跟「糯小米」!
梗小米以其清爽的口感和良好的消化吸收特性而受到喜愛。因其較低的黏性,非常適合用於製作輕盈清爽的小米粥或作為雜糧飯的一部分,以增加飯菜的風味和營養價值。
糯小米是原住民部落裡最常使用的品種,具有黏性,煮小米粥會呈黏稠,其他也適合用於於煮飯、熬粥、釀酒及製作小米粽(阿拜)、麻糬等等。潘崴又笑笑地說了生活體驗:「用梗小米來釀小米酒,酒度跟風味會不夠;如果拿糯小米來煮小米粥,又會太稠太黏不好吃,嘴巴會黏住分不開。」
圖說:麻糬成形
為了讓我們更接近糯小米,也進一步品嚐它的風味。不老部落的朋友先將糯小米蒸熟,然後放在傳統石臼中,兩人一組進行搗麻糬的動作,之後大家再用筷子捲起來沾蜂蜜吃,真是濃濃的鄉野風味。許多朋友看到照片都說,怎麼沒帶回來給我們吃,不好意思這可是「部落體驗限定版,不外賣」!
圖說:小米倉庫
採收後的小米,要儲放在倉庫,不管未來要食用或是釀酒,貨源才不虞匱乏。不老部落的朋友帶我們參觀他們自己打造的「小米倉庫」,門一打開,哇!真的庫存不少。
圖說:倉庫的腳
而且倉庫是懸在半空中的,因為山上老鼠猖獗,身形又大又能吃,為了防止族人的辛苦收穫餵養了老鼠,倉庫高挑的腳都有特殊角度設計,讓老鼠們不得其門而入,除非他們是會倒掛金鉤的老鼠,或是「太空飛鼠」!
圖說:外面窗戶拍
小米酒廠為了怕客人把壞菌帶進去,所以大家只能在外面的小窗戶拍,無法入內參觀。不老部落現在有四款小米酒相關產品,大家站在酒廠外試飲,別有一番野味,等等吃中餐時,四款酒還會搭配風味餐不同的菜餚,讓大家盡情的乾杯。
圖說:四款全產品,前左小米,前右麴
第一款,呈淡黃色、不透明的小米酒,就是糯小米做的,酸度夠、香氣足,讓人一口接一口,越喝越順口。其他三款產品,都是從這一款發展出來的。
第二款,氣泡小米酒有著美麗的雕花設計瓶身,名廚江振誠餐廳RAW指名使用,也是當天午餐上最受歡迎的酒款,除了他們不斷地倒,大家不斷地喝外,許多朋友都買了好幾瓶下山。
第三款,是釀酒師專程到日本學習製作的小米清酒,也是一款我個人給很高評價的酒,可惜當天沒貨,無法買回家跟朋友分享。
第四款,是酒精度達58度的小米蒸餾酒,部落委託中福酒廠進行蒸餾,四瓶第一款小米酒才能蒸餾出一瓶這款,是體驗絕無僅有的小米風味烈酒的創新產品。
圖說:全產品質樸中充滿故事
一整天,除了感受不老部落的朋友們,真誠地分享原民生活的點滴智慧外,也聽了「殺豬求小米種子」的感動故事,在這台地上部落的人雖然不多,但他們一步步地活出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榮光,同時還能透過一杯一杯酸甜微醺的小米酒,熱情地灌溉我們這些,在都市中即將枯萎而不自知的心靈。
太陽下山,即便返家時刻近了,我的心卻有點不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