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年的威士忌世界裡,許多酒友見面時,通常最先問或是最先聊到的是,最近有喝到哪些威士忌或是有推薦哪一款威士忌可以試喝看看嗎?或是這一家酒廠有什麼樣的歷史與製程上有不一樣嗎?

但時過境遷的這兩三年裡,我們週邊卻最常聽到的是,有沒有哪一款威士忌值得投資?哪一個品牌又漲多少了?連剛踏入威士忌的新手都在問這一些問題時,聽在許多的老酒友的耳裡,心裡不禁的納悶現在的威士忌世界到底怎麼了?威士忌是變成液態股票還是飲品?

一開始的我也是不太能接受投資威士忌這樣的想法,但是換另一個角度來看待投資威士忌這件事時,心情似乎也可以稍微接受這樣的想法,畢竟不管哪一個時代,不管景氣好與不好的環境裡,在人的世界裡,投資這件事永遠不會消失,只是投資的標的物因每個人而有所不同,又適逢現今薪水不漲的環境裡,有些人想盡辦法開源節流,想加減賺些零用錢時,似乎也不為過。

套用電視上的一句老梗,投資一定有風險,購買基金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投資威士忌當然也是有風險,但投資威士忌卻沒有公開說明書可以詳閱,也沒有人教你如何判斷,網路上的資訊也充滿一堆陷阱外,到底是要投資 OB 還是要投資 IB ?

站在威士忌的投資角度來談,其實威士忌的 OB 與 IB 投資效益與風險,確實不可否認多少有些差異在,因為許多人應該都聽過一句話,「 IB 裝瓶是拿來喝的,因為 IB 會比 OB 較為便宜,因此要喝的就買 IB 裝瓶 ,要投資的話買 OB 裝瓶,因為 IB 通常漲不太動,就算漲,漲幅也不會太大」,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這樣類似的話。

但不管是 OB 裝瓶或是 IB 裝瓶的酒款,比較有投資效益的不可否認還是單一桶威士忌一枝獨秀,因為單一桶威士忌連現今科學都無法複制出一樣的風味,你頂多只能找尋到相近的風味表現,而單一桶威士忌首重的當然就是酒的本質,風味與酒體的表現只要是符合大眾所好,哪怕是 IB 裝瓶的,一樣是一掃而空,甚至還會有人加價購買求讓,說穿了,酒質才是王道。

不過講到這邊,有一件事卻是相當矛盾的,因為現在喝酒的人少,投資的人多,而酒質與風味的好與不好,卻是需要經驗來累積加以判斷,如果都只是聽別人說,那就跟在菜市場上聽股市消息一樣,實在是太危險了,因為你無法正確的了解一款酒的本質到底如何?也不了解這一款酒到底是真的有實力?還是只適合短期投資?

說了那麼多,不可否認,目的是為了鼓吹大家勇於開瓶,品飲看看自己買的酒是什麼樣的風味,唯有真正的品飲過後,你才能了解一款酒的本質,才知道是否適合投資?還是自己摸摸鼻子,當做日常飲品?如果酒質還不錯的話,價格沒漲上去的情況下,也許入手價轉手,還有品飲者會承接。

 

個人頭像照片
吳哲文,酒友們都叫他【小默】,T.S.M.C.(台灣單一麥芽俱樂部)創辦人,T.S.M.C. 台灣單一麥芽俱樂部於 2010.01.10 年成立至今,不定時於北、中、南、花蓮辦理品酒會與品飲技巧教學,不定期受邀擔任品牌客座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