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賴偉峯Otto Lai

前情提要

這個跨圈的故事,應該說「只有」少數酒圈或音樂圈內知道。而我完全算巧遇這事件,但也替自己腳跨音樂與酒界的「酒樂雙修」留下一個「興奮地偵探」紀錄。

話說五月底跟蘇大到香港上WSET烈酒三級,同時參加2024 Vinexpo Asia。中間我們抽了空擋到信和大樓買唱片,我收購了不少一張9港幣的二手CD,其中有不少好東西,也包括了這張Decca唱片推出的「Isabel-The Choirgirl」(2010年發行)。

不過,如果沒有拿這張唱片在我的廣播「古典啟示錄」,2024/08/15週四播出「音樂人物」的單元中來放,我也不會發現這個「酒父歌女」的跨圈故事。

誰是伊莎貝爾

「Isabel-The Choirgirl」封面就是一個金髮清純唱詩班女歌手,她就是伊莎貝爾,全名是伊莎貝爾・薩克林(Isabel Suckling,1998年3月24日出生),資料上說她是英國歌手,與Decca Records簽約後,成為該唱片公司最年輕的古典藝人,當時12歲。

伊莎貝爾當時在英國的約克大教堂的唱詩班唱歌,然後被Decca唱片公司發掘。她受到歌手、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和前男高音阿萊德瓊斯Aled Jones的指導。首張專輯名為《The Choirgirl》,於 2010 年 11 月 29 日在聖誕節銷售之前發行。

《The Choirgirl》專輯曲目
1 For Tomorrow [I Giorni] 2 Ecce Homme (Theme from Mr. Bean)
4 Pie Jesu(佛瑞)
5 The Ash Grove
6 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
7 In the Bleak Midwinter
8 The Virgin’s Slumber Song
9 Lux Aeterna
10 Bright Eyes
11 All Through the Night
13 The Day Thou Gavest
14 Panis Angelicus(法朗克)

專輯的第一首單曲《For Tomorrow》是翻唱麥可傑克森的《You Are Not Alone》,收益將捐給慈善機構 Age UK。專輯也收錄了紀念約翰·藍儂逝世 30 週年的合唱唱片《Imagine》,以及與 Aled Jones 1986 年原創聲樂曲目《All Through The Night》的二重唱,過去從未發行過。該專輯獲2011年全英經典獎年度專輯提名。

2012年,伊莎貝爾與Robin和RJ Gibb合作,在Gibbs的首張古典專輯《泰坦尼克安魂曲》中表演了歌曲「Christmas Day」。2014年,薩克林為奇斯卡拉丁(Keith Carradine)主演的劇情片《風土Terroir》配樂獻唱。

虎父無犬女

Isabel Suckling!對酒友來說,這個姓好熟悉。沒錯,伊莎貝爾・薩克林正是知名美國葡萄酒評論家詹姆斯・卡麥隆・薩克林(James Cameron Suckling)的寶貝女兒,看來「虎父不只無犬子,也無犬女!」

詹姆斯・卡麥隆・薩克林是一位美國葡萄酒和雪茄評論家,曾任《Wine Spectator》的高級編輯和歐洲分社社長,以及《Cigar Aficionado》的歐洲編輯。薩克林被國際公認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葡萄酒評論家之一,擁有超過40年的葡萄酒評鑑經驗,也是最有經驗的年份雪茄評論家之一。

他出生於加州洛杉磯,在猶他州立大學學習政治學和新聞學。從猶他州立大學畢業後,詹姆斯・卡麥隆・薩克林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學習新聞學,並於 1978 年被當地報紙聘為犯罪新聞記者。在威斯康辛大學完成新聞學課程後,他搬到了聖地亞哥,並在父親的影響下開始對葡萄酒世界產生興趣。

此時,詹姆斯・卡麥隆・薩克林在《葡萄酒觀察家》(Wine Spectator)撰稿人,當時該雜誌只有800 名訂閱者。詹姆斯・卡麥隆・薩克林於1981年加入,之後訂戶大幅增加,他也於1982年隨雜誌遷往舊金山。

全球知名酒評家

1983年,詹姆斯・卡麥隆・薩克林開始與Alexis Lichine盲品波爾多葡萄酒,並於1984年首次訪問歐洲,參觀了義大利的各個知名酒莊。1985年他受《葡萄酒觀察家》指派成立其歐洲分社,住在巴黎,同時為該刊物審查所有歐洲葡萄酒,特別是波爾多葡萄酒、義大利葡萄酒和波特酒。

詹姆斯・卡麥隆・薩克林於1987年搬到倫敦,在那裡生活了11年,然後搬到了義大利。1990年,他出版了他的著作《Vintage Port》。

詹姆斯・卡麥隆・薩克林對於宗教活動也相當熱衷,2010年9月,他在教宗訪問英國之前宣布了他的慈善葡萄酒項目,名為「一酒同世界」。該計畫由藝術收藏家兼慈善家納賽爾·大衛·哈利利(Nasser David Khalili)資助,旨在拉近猶太教、穆斯林和基督教信仰的距離,收益將捐贈給跨宗教慈善機構邁蒙尼德基金會。這對葡萄酒一紅一白,由來自加州、墨西哥、匈牙利、斯洛維尼亞、魯西永和弗留利的葡萄混合而成,是伯明罕教宗本篤十六世告別晚宴上唯一供應的葡萄酒。該酒的標籤是基於哈利利委託英國藝術家本·約翰遜創作的一幅多信仰慶祝畫作,該畫作考慮到了即將到來的奧運會。

之後,Suckling也宣布他已被IMG Artists簽約。2010 年 10 月他推出個人專頁平台JamesSuckling.com網站,內容包括發佈品酒筆記、酒莊採訪、年度酒款排名,以及關注「世界各地葡萄酒關鍵人物」的影片內容,該內容在發布前已與電影創作者詹姆斯·奧爾(James Orr)合作製作了幾個月。2011 年6 月,Suckling 和IMG Artists 創辦了Divino Tuscany,這是一項美食和美酒品鑑活動,旨在「匯聚托斯卡尼的頂級釀酒師」並「推廣、分享和揭開他們頂級葡萄酒的神秘面紗。

2021年6月,薩克林被法國封為爵士,並獲法國駐香港領事館頒發國家功績勳章。該獎項表彰了他一生對法國葡萄酒和葡萄園的工作。

詹姆斯・卡麥隆・薩克林生活主要穿梭在香港、加州納帕和義大利托斯卡尼之間。他與瑪麗・金・薩克林(Marie Kim-Suckling)結婚,是兩個孩子傑克Jack和伊莎貝爾Isabel的父親。瑪麗・金・薩克林原本是在香港的葡萄酒商,她來自首爾,同時也是JamesSuckling.com網站的副總裁,擁有並管理於2018年10月開幕的James Suckling Wine Central。

品飲風格與影響力

在《葡萄酒觀察家》任職期間,詹姆斯・卡麥隆・薩克林平均每年品嚐 4000 種葡萄酒,其中一半是義大利葡萄酒。他在相關酒莊現場品嚐了其中一些,其他則在他的義大利辦公室完成盲品。綜觀來說,他品飲的葡萄酒區域涵蓋全球,不過特別擅長義大利、法國、智利以及亞洲市場的葡萄酒。

在評論風格上,他喜歡風味純淨、果味明顯、酒體平衡的酒款。相較於有些更偏學術或技術性的酒評家,他的酒評語言比較直接,偏重「可喝性」與實際的飲用感受。評分系統跟Robert Parker一樣採用使用100分制,90分以上通常被視為非常優質的酒款。如果你看到酒瓶上寫「James Suckling 93 Points」,那代表他給予該酒款93分的高評價,是一項具有商業與消費參考價值的認證。

在影響力方面,他是亞洲市場特別有影響力的酒評家之一。也會每年公布年度十大葡萄酒(Top 100 Wines of the Year),並經常在香港與中國舉辦大型葡萄酒活動與盲品會。

他在媒體上幾個令人印象的回應,包括告訴《晚郵報》他如何「理解、判斷和識別優質葡萄酒」,他表示:「通常你是從鼻子開始,從葡萄酒的香味開始。」而回答義大利雜誌《Gentleman》關於「真正的好酒是什麼?」他說:「葡萄酒就像音樂」,就像大多數音樂享受不是來自音樂知識,而是音樂對情感的訴求一樣,葡萄酒飲酒者也應該從情感上思考,而不是從科學上思考。他補充說:「每一種好酒都應該能夠以某種方式“打動你”,就像音樂、文學和愛情一樣。」

還出現在一些影片中

2011年James Cameron Suckling與詹姆斯·奧爾(James Orr)合作製作、呈現並出現在一部53 分鐘的紀錄片《雪茄:古巴的心與靈魂》中,在片中他遊歷了古巴,採訪了該地區的各種知名人士。薩克林得出的結論是,古巴菸草的高品質和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古巴人民的勤奮及其文化。該片於2011年12月在哈瓦那影展首映。

Suckling也是Tool 公司梅納德·詹姆斯·基南(Maynard James Keenan)的朋友,出現在他2010 年的電影《血色葡萄酒》(Blood Into Wine)中,這是一部聚焦於基南在亞利桑那州釀酒的紀錄片。在品嚐基南的葡萄酒後,薩克林的反應是熱情的。

薩克林也出現在喬納森·諾西特(Jonathan Nossiter) 2004 年的電影《蒙多維諾》(Mondovino) 中,他在片中給一款葡萄酒打了90 分,因為它是由他的房東釀酒師所生產。

個人頭像照片
賴偉峯(Otto Lai,歐頭)The Keeper of the Quaich、《Tasting Whatever網站》執行長、《汽車線上》顧問、《逍遙遊艇風尚誌》編輯顧問、《大寫出版》特聘研究作者、「古典啟示錄」百萬部落客&好家庭聯播網廣播主持人、《鏡週刊》「酒誌」專欄作家、WSET Level3修業中。小學音樂班、大學念純數、當兵玩樂團、就業因為音樂投身傳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