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位於倫敦特拉法加廣場的的英國國家藝廊是免費參觀)

2002年我開始接觸酒的產業後,逐漸有機會到海外酒廠採訪。曾經到瑞典與俄國喝伏特加,到法國試干邑、香檳、布根第葡萄酒,到西班牙、義大利試舊世界葡萄酒,到智利、澳洲、紐西蘭、南非這些南半球國家試新世界葡萄酒。還到過到日本試清酒與精釀地啤,到斯洛伐克試貴腐酒,到秘魯試Pisco。當然就更不用提,到蘇格蘭、愛爾蘭、美國、日本的威士忌之旅了。

世界有多大,酒的樣貌就有多麽精彩,而我的人生也因為酒,起了變化。


(圖說:民眾們欣賞著梵谷的向日葵真跡。)

@英倫因緣

這十幾年來台灣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市場頗熱,消費金額已經位於世界第三大,而我的酒廠採訪也順勢前進威士忌原鄉蘇格蘭不下二十趟,而且不論你從愛丁堡、格拉斯哥、亞伯丁、印佛內斯等機場抵達蘇格蘭,倫敦希斯洛機場這站總是免不了的。

也因此這些年「路過」倫敦近十回,不僅寫下了英倫因緣,而我更從不諱言倫敦是我最愛的歐洲城市(原因日後有機會再聊)!而在倫敦城的千百個景點中,有兩個我的最愛,各自造訪不下四、五回,每次到倫敦去逛它們就像去看老朋友一樣。

它們一個是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另一個就是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前者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館藏豐富令人流連忘返;後者則純粹收藏不朽畫作,卻也是英國人財力與品味的展現。重點是,兩間進入參觀都不需門票(特展除外),「藝術如此無價,真是何其美妙。」

 
(圖說:知名法蘭德斯畫派畫家保羅魯本斯。)

@誰是保羅魯本斯

今天我要聊六月我剛剛從國家藝廊逛回來的心得,由於文中提到的三幅畫都出自同一位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之手(只是創作時期不同),而且都展現胴體之美,所以我們就把文章主題定調為「魯本斯的肉味酒香」吧!

魯本斯何許人也?他不僅是知名的法蘭德斯畫家,同時也是巴洛克時期早期的代表人物,畫風深深影響歐洲,尤其是德拉克洛瓦、雷諾瓦等人,至今在安特衛普綠色廣場(Groenplaats)上,還樹立著他的青銅雕像。

我們簡略回顧他的一生,會發現魯本斯的幾個關鍵特色。他12歲時跟著母親回到故鄉安特衛普(當時由西班牙統治),並接受了天主教洗禮,他日後說:「我的熱情不是來自地上的靈感,是來自天上的。」也造就了他成為知名的反宗教改革畫家。約莫1600年,他前往義大利學畫,臨摹過提香、米開朗基羅和卡拉瓦喬等大師風格。因此他的早期畫作帶有威尼斯畫派風格。

1608年母親過世,他再度回到安特衛普成為了布魯塞爾宮廷畫家,之後結婚,並以在主教堂所畫的兩幅祭壇畫,確定了自己是比利時最傑出宗教畫家的江湖地位。1621年至1630年,他更獲得西班牙王室的委任,出訪歐洲多國進行外交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成就就是讓西班牙和英國締結友好關係 。他曾說:「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

我個人對魯本斯的畫作格外有感,很容易在眾多畫作中找到他的作品。2015年7月份在我首度的俄羅斯行中,逛了以俄國國民文學家普希金為名的普希金美術館,裡頭就典藏了魯本斯所畫的「酒神節」(Bacchanalia)這是一幅「畫中有酒」的名作,而我也將它寫進了自己的「飲酒作樂」專欄中。https://www.tw-tw.com.tw/ColumnDetail.aspx?articleID=122

魯本斯的畫風強調運動感、華麗顏色以及感官的飽足感。他擅長的題材除了反宗教改革的祭壇畫、人像畫、風景畫之外,關於神話、寓言、歷史畫也都十分拿收。十八世紀初也曾流行一種魯本斯風格的藝術風潮,主張色彩比線條重要,當時歐洲不少王公貴族跟他訂畫,因為他的畫氣勢大、色彩多、又動感。他甚至組有超大工作室,裡頭有許多學徒和學生,其中也不乏名畫家如安東尼·范·戴克。

他相當擅長在畫中表現裸體,神話系列裡很多裸體畫,或是單獨的裸體畫。雖然這麼愛畫裸體,但魯本斯絕對不是個膚淺的登徒子或色鬼,他接受過良好的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教育,本身的外交官經歷,更讓他被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四世及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冊封為騎士。


(圖說:保羅魯本斯所畫的的『參孫與達莉拉』,也曾被法國作曲家聖桑譜寫成歌劇。)

@參孫與達莉拉

這回我們就來細看他如何在畫布上「專業地」表現裸體。我們先來看男女裸體,以畫於1609-10的「參孫與達莉拉」(Samson and Delilah)為例。這個故事來自舊約聖經「士師記」第13到16章,傳說中希伯來英雄參孫因神的庇護而有神力,能領導同胞抵抗腓尼基人。腓尼基人因深受其苦惱,於是派出美豔的達莉拉,得知參孫的神力來自於長髮,於是趁他熟睡剪去他的長髮又刺瞎他的雙眼,並用神祇賜予他的最後神力,與達莉拉同歸於盡。

魯本斯就把參孫喪失實力的關鍵時刻捕捉得非常好,三角形構圖讓人物、角色、表情都發生在畫面的左下方,由奸惡老婦的臉龐與手上的燭火,一路往畫面的對角線看去,我們可以看見大力士像個嬰兒般趴睡在達莉拉兩腿之間,從他伸出的左臂壯碩度以及背部的肌理分明可得知他力大無窮,而有人正剪著他的頭髮。

更有意思的是達利拉,她泛紅的臉龐、半露的酥胸、顏色大膽卻又挑情的黃毯子、紅袍子,再再暗示了她才剛與大力士有過魚水之歡,更重要的是她的左手仍一直放在參孫背上,安撫著他。燭火旁的四張臉,表情各異卻屏於一氣。而畫面最暗處的右上角,隱約可以看出四五個腓尼基人已經準備闖進來逮人。

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在古典樂壇之前有韓德爾寫了神劇《參孫》,法國作曲家聖桑原本也要寫一齣神劇,但不久後他便發現用歌劇型式更能表現,遂從1869年開始動筆,花了五年時間才完成《參孫與達莉拉》(與魯本斯畫作同名),並於1877年在由李斯特於威瑪宮廷指揮首演。

畫家魯本斯凍結了整個故事最扣人心弦的畫面,作曲家聖桑也加碼了一首由達莉拉唱出的致命詠歎調「你的聲音開啟我的心扉」,這是一首迷人的愛的二重唱,由男高音搭配女中音唱出,在歌聲中,達莉拉詢問參孫為何能擁有過人的神力,參孫一開始機警地避開這個話題,但在達莉拉苦苦相逼,甚至對他下達逐客令後,猶豫掙扎的參孫,最後還是妥協說出了自己致命的弱點。

只不過,大力士栽在絕世美女手裡,美女靠的到底是美貌、身材、歌聲、或是其他不可告人之秘呢?畫家跟作曲家都沒告訴我們,或者也應該說是他們想保留給欣賞者自己去相像。不過,我絕對相信達莉拉肯定有祭出「催情酒」!只是這杯催情奪命酒如今甚難考證了。

(未完,待續下篇)

原刊登於東森新聞雲ET Today雲論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625/722752.htm

個人頭像照片
賴偉峯(Otto Lai,歐頭)The Keeper of the Quaich、《Tasting Whatever網站》執行長、《汽車線上》顧問、《逍遙遊艇風尚誌》編輯顧問、《大寫出版》特聘研究作者、「古典啟示錄」百萬部落客&好家庭聯播網廣播主持人、《鏡週刊》「酒誌」專欄作家、WSET Level3修業中。小學音樂班、大學念純數、當兵玩樂團、就業因為音樂投身傳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