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都知道,我剛從南美洲旅行36天回來,其實整個人還在混混噩噩調整時差中,但剛剛起床尿尿看了一封朋友來的投訴信,就再也睡不著了,決定起床寫這篇文章。

 

到底是什麼朋友?投訴什麼內容呢?我先來說個陳年故事好了。

 

早在2002年,我還在壹週刊服務當副總編輯的時候,由於敝組肩負前往全球各大展覽現場採訪的任務,有鑒於台灣當時喝Single Malt威士忌的風潮剛起,所以我決定前往Vinexpo Tokyo進行我個人的第一篇酒的採訪,同時也是台灣壹週刊第一篇酒的報導。

 

當時,我既沒有喝酒習慣,對於如何品飲威士忌也宛若一張白紙。所以我到了每一個攤位,遇到每一位從事威士忌相關工作的老外,總是會標準地問他們這題:「How to enjoy Whisky?」因為,我真的好想知道、好想學習瞭解,好想得到正確答案。結果,每個老外都跟我講了「相同的答案」,但卻令我「更加困惑」,他們的回答都是「Up to U」,沒錯「隨你高興」!我就是想問如何喝,如何品嘗,結果你們這些「死老外」回答說「青菜我」,那不就能等於沒回答,令我又好氣又好笑。

 

如今回想,他們還真的沒有呼嚨我,威士忌怎麼喝真的「Up to U」,講究之餘還有很多自由空間。故事說完了,我們回到正題。

 

我的朋友「把蟲抓光光」老師,是個化學教授,今天傳了個影片給我,然後附上他的評語:「這個人說的都是屁」!我看了一下,大概知道怎麼回事了,因為他不是第一個把影片傳給我的人,而且這些人傳給我時也都附上了一句疑問「他說得是對的嗎?」只是沒有像抓老師這樣激動(抓老師的激動自有其道理)。

 

這是一系列壹週刊科技傳動組記者高婉珮所採訪製作的動新聞,我看過前面幾集,大概了解她的手法與模式,就是找一位上相、口條好且權威的威士忌老師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威士忌的基本知識。一切由老師自由發揮,易錄易剪傳閱效果好。在現在壹週刊每週必須同時處理平面、即時新聞、動新聞的情況之下,算是相當聰明的方式來報導威士忌。但因為內容已經流於制式,所以我看過兩三次之後,也就沒有再點。

 

沒想到,這個系列不斷推出,先前有支「喝威士忌不要搖杯子」已經引起業界與社群議論紛紛,但我還是認為這些觀念本來就見仁見智,就引起討論的角度來說,還是支好影片。但這一回,顯然問題不小。

 

我完整的把這支「喝威士忌要不要加水」的影片好好看完,完全能夠理解抓老師的投訴原因。茲簡單列舉如下:

1,這個真的很讓化學家吐血。

抓老師指的是影片中談到有關化學的部分,太多錯誤,讓他不吐不快。


2,化學式寫錯。

影片中專家所言「酒精(乙醇)是C2H4COOH」,是錯誤的。(編按:這也不是丙酸的化學式,丙酸應該是C2H5COOH)。

酒精(乙醇)正確的化學式應該是C2H5OH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9%E9%86%87



3,氫鍵是對的,但是不是他說的那樣,每個乙醇只會有一個氫鍵,不會有一坨氫鍵。  也就是乙醇分子的周圍,不會圍著一堆水分子。

(抓老師又補充說,乙醇會產生氫鍵的地方在 C2H5-OH 中的 OH 上,它會產生氫鍵的地方是 -OH 上的 O 跟 H. 所以它的 O 跟水分子,或是另一個 乙醇上的 H 產生氫鍵,或是它的 OH 上的 H (前面的 C2H5 上的不會)跟水上的 O 或是其他乙醇的 OH上的 O 產生另一個氫鍵。

 

氫鍵跟真正的鍵結不同,比平常分子間的吸引力(凡得瓦爾力)還強,但比真正的共價鍵來的弱。它跟溶解度沒有很直接的關係,但是真正影響的是沸點。

 

像水分子這麼小的分子,若是沒有氫鍵,就會沸點很低(譬如 H2S. 硫化氫 沸點就十分低,)這樣地球就不會是現在的地球啦。

 

至於溶解度,跟分子上的親水性跟親油性有關,或是稱分子極性,所以 他說的是錯的。)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A2%E9%94%AE


4,新加入的水跟原來60%的水有何不同??  

抓老師的意思是,40%酒精度的威士忌,原本就有60%的水存在了(換句話說乙醇分子要被水分子包圍,應該早就被包圍了)。那喝威士忌時新加入的水,跟原來60%的水有何不同?

另外,抓老師又補充了「至於為何水加入後會提起香味」,也就是本篇影片的關鍵Know-How!或許不少人覺得:「稀釋有時會使得味到變淡、變弱、變稀釋。」

在味覺上,太濃不見得是好事。舉例香水很濃你會喜歡嗎?通常會很噁心甚至很不舒服。其實,每個人對香水的感受就跟威士忌的香味是一樣的。

我的一個女同事,她每次都把香水擦得非常的濃,只要她搭做過的電梯通常可能一個小時內都還有她的香味。如果我跟他面對面,就會覺得她的香水濃到讓我受不了。但是,有時候她搭過的電梯,我倒反而喜歡那樣淡淡的香味,這個可能就是你說的在喝威士忌的時候是「Up to U」,畢竟每個人對 味蕾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謝謝你對這一篇文章的校正,就是希望這樣錯誤的觀念不要藉這支影片的傳遞而讓更多的人產生誤解。 」

以上為抓老師簡短且專業的意見,「秀才怕遇到兵,但是大師卻怕遇到老師。」既然要「大家來找碴了」,我也來替前東家校個稿。



5,下面這張圖這三位威士忌大師,由右到左Bill Lumsden、中Ian Millar、右Ian Logan(也都是我的老友)他們照片上的酒精度說明誤植了,Ian Logan說加到(其實應該是加水讓酒精度降到)像葡萄酒一樣的18%才對,Ian Millar則是說加到30%。兩位Ian在大師的轉述下說的不同,但圖說卻錯了。

另外一位Keeper邱德夫先生也提出幾點,供大家參考。

6,Ian Millar早已不是格蘭父子公司全球品牌大使了,去年初已經任職Prestige whisky specialist。

7,Wake the snake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加水之後,可以觀察到杯中酒精與水捲動的光影變化有如蛇類般。

8,邱德夫他不認為評鑑酒時,如果酒缺少變化,加一些水來喚醒它,這樣的標準就不一致了,要嘛全加,要嘛全不加,不然分數怎麼打?

最後,我要說的是「威士忌怎麼喝?要加不加水?可以Up to U,但化學式可絕對不行的!」像這樣的威士忌基本知識影片,教育消費者的當然很好,但務必要正確甚至應該嚴謹的審稿,而不該讓大師一鏡到底(雙機操作剪接)的順口遛。

基於愛之深責之切,以下有幾點建議。

a,建議這支影片更正其錯誤之處,再重新上架,以免持續以訛傳訛落人話柄。

 b,建議林一峰兄,好好在影片中談您的經驗、您的感受,絕對是華人第一把交椅,但少談學術或涉及你不熟或未查證的領域,以訛傳訛的影片會替自己減分的。(因為業界有許多酒友把您像神一樣的膜拜,對您的言論照單全收。即便您是理工科的,但建築跟化學畢竟還是各有專業,何況喝喝威士忌談那麼多化學幹嘛,別忘記台灣當記者的99%都是文學院,他們無法替你審化學式正確與否。)

c,這樣一隻簡短的動新聞如果仔細看能有超過十個錯誤,其實也算是一種媒體奇觀。畢竟這位「一直便宜行事的記者」是輔大新聞畢業的,不是輔大化學畢業的,挑不出專家說的錯誤!而只找一位專家,只套一種公式的動新聞,只怕流於一家之言與呆板,失去媒體的廣泛性與公正性。而即便記者在執行長官要求時,也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專業或名聲,葬送在制度的手上。

d,建議高記者的主管們,蔡副縂編、邱縂編、張社長多多接觸威士忌,多多了解威士忌,不要只想殺雞取卵,想賺酒界的錢卻不想了解投資更多,導致一路漏審稿至此。

對於酒精(乙醇)溶於水的事,更多討論可以看看,
http://iask.sina.com.cn/b/3734898.html
 
最後,我照例把寫完的文章給幾位「我的私房審稿員」看,得到這樣的回覆「這樣不好吧!」、「會不會樹敵啊!」其實,我必須誠實地告訴大家,我的確是很糾結地寫完這篇文章,而且從第一個朋友向我反應時,我就想寫了,只是因為相關人都熟識,就一直忍、一直拖。拖到現在還是覺得不寫對不起自己,對不起有疑惑的酒友,也對不起這些相關人。寫了,如果還是對不起了這些相關人,我也會默默承受這一切的。

(很高興在這篇文章刊登後,影片中幾個關鍵錯誤,乙醇分子式以及照片圖說誤植。但是,如果看懂我的文章就知道,真正的關鍵在作業的流程結構。)

 

個人頭像照片
賴偉峯(Otto Lai,歐頭)The Keeper of the Quaich、《Tasting Whatever網站》執行長、《汽車線上》顧問、《逍遙遊艇風尚誌》編輯顧問、《大寫出版》特聘研究作者、「古典啟示錄」百萬部落客&好家庭聯播網廣播主持人、《鏡週刊》「酒誌」專欄作家、WSET Level3修業中。小學音樂班、大學念純數、當兵玩樂團、就業因為音樂投身傳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