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我的認知裡,「在威士忌的世界,蘇格蘭人不打蘇格蘭人。」大家都是為了讓家鄉的好東西傳播到全世界而奮戰,有一種家人戰友般的情感,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持者協會(Keepers Of The Quaich)這個組織的精神,就是這種袍澤情感的延伸擴大,大家一起手牽手推廣蘇格蘭威士忌。然而,正所謂「子彈不長眼睛」,不管是蓄意還是無辜,戰場上還是時時出現「友善之火(friendly fire,友軍砲火誤傷的意思)」。


(圖說:頂上了,對著幹! 圖片翻攝自網路。)

最近在疫情的悶局裡,台灣威圈無意點燃一波「友善之火」,延燒得頗引人注目。這一次,是兩個法國干邑精品公司旗下的艾雷島威士忌酒廠,有了重口味的碰撞:「泥煤怪獸」Ardbeg VS 「世界最重泥煤威士忌」Octomore。

因應肺炎疫情,減少群聚,五月中旬的時候,台中威士忌同好會(TWS, Taichung Whisky Society)舉辦了一場「國際品牌大使線上交流會」,由TWS的會長Alex與台灣阿貝同樂會的吳會長、Ardbeg國際品牌大使David Blackmore以及Ardbeg台灣分公司的品牌推廣經理Murphy,四位透過網路與威士忌愛好者對談,負責即時翻譯的是TWS的Alex會長。

現場對談氣氛應該很嗨,也許就是因為嗨,對話有些百無禁忌,擦槍走火的點在於,當有人問起:「Ardbeg之後會不會繼續推出超重泥煤的威士忌?」Ardbeg國際品牌大使David Blackmore說:「我講這個話題通常會有我的紀律,但是今天就多說一點,市場上所謂的超重泥煤威士忌,大家都知道我說哪一家,(編按:對泥煤威士忌有興趣的酒友,可能都知道,這是指布萊迪酒廠的奧特摩Octomore系列,市場上以世界最重泥煤作為行銷點的威士忌)他們的泥煤酚值還宣稱是兩三百ppm以上,事實上,超過一百二十ppm的泥煤酚值就很難精確測量了,所以這什麼超重泥煤威士忌,根本是marketing bullshit.」


(圖說:No BULLSHIT! 圖片翻攝自網路。)

TWS的Alex會長,非常忠實直白地翻譯了這幾句(編按,直白的程度跟我們這一篇差不多):「喔喔,我想David講得有點激動了,他說人家的這個威士忌,是大便。」

 

據說,Ardbeg台灣分公司的Murphy經理,露出了尷尬的苦笑。

 

當時現場連線的來賓當中,有人錄影,把這一段猛料傳播出去,台中威士忌同好會跟台灣阿貝同樂會也都有參與人士在網路上耳語:「大爆炸!大新聞!好猛的爆料,趕快去看影片。」

 

奧特摩Octomore系列是布萊迪酒廠出品,隸屬於人頭馬君度集團旗下,人頭馬君度台灣分公司行銷部的人當晚就炸了,品牌大使Rax、負責酒吧夜間通路的T哥與行銷經理Chevy都公開表達了他們的怒氣。Ardbeg酒廠所屬的LVMH集團台灣分公司,行銷部的同仁也表示了他們的遺憾,覺得這真的是擦槍走火,大家都被連累了。

 

LVMH台灣分公司這邊覺得,講錯話絕對要道歉的,這是一定的,而我們已經在粉絲專頁、在官網道歉了。這個也不能說我們公司沒有負起這個責任。就像在棒球場上,一個觸身球 牛棚裡全隊都衝出去大混戰,這樣難道真的好嗎?

 

至於國際品牌大使David Blackmore,對他的懲處可能近期就會公布,而且,他是蘇格蘭人,這次事件之後,他自己講了一句話:「我可能這輩子都不用再踏入布萊迪了。」

 


(圖說:布萊迪的公開透明政策,圖片翻攝自布萊迪官網。)

(圖說:曾任職於布萊迪的威士忌大師Jim McEwan)

人頭馬君度集團台灣威士忌team則是認為:我們布萊迪講這麼多透明公開,所有資訊都盡可能向消費者公開,我們知道是哪裡的大麥,哪一個農場,誰種的,當年首席製酒師JIM MCEWAN和酒廠同仁開發出OCTOMORE,傳承到現在的首席ADAM HANNETT手中,這樣超過十多年的經典產品被說成是「marketing bullshit」實在是不能接受。所以我們再三要求原廠,給一份正式的聲明,布萊迪一直以來以高度透明的製酒過程為傲,既然我們的全球最重泥煤品牌「奧特摩」受到了泥煤酚值準確度的質疑,我們非常樂意公開由公正第三方所做的奧特摩泥煤酚值檢測。(請參閱布萊迪酒廠的聲明稿)

就像當年的英國首相邱吉爾說的:「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es to waste.絕對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泥煤大戰後,煙硝味略散卻依然瀰漫,而我自己也在戰後學習到以下十件事,且跟大家分享:

01泥煤值的測定:

過去,泥煤酚值濃度PPM如何測?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有人可能以為測酒液,或有人以為測麥芽。現在,關心泥煤威士忌的酒友都比較了解,酒廠公布的泥煤酚值,都是烘麥之後,測量烘麥完成的麥芽而得,並不是在後來的糖化、發酵、蒸餾乃至於入桶熟成的階段去量測。測量方式有很多種,公認較精準的是採用HPLC高效液相層析所獲得。而且,喝了這麼些年的奧特摩,我第一次知道「(為奧特摩發麥的)Bairds發麥廠以全泥煤低溫長時間烘麥的手法,而這手法必須維持低溫5天的烘麥製程!(引述自:布萊迪酒廠”奧特摩 泥煤酚值含量PPM聲明稿”)」

 

02對其他酒廠作法的陌生,勿妄發評語:

相信檯面上任何一位威士忌圈內人士,今後公開評斷時事前,絕對要三思而後行。因為,不管您在這圈裡打滾了多少年,你都很可能陷入「對自家酒廠了解得鉅細彌遺,卻對隔一個牆壁的鄰居甚多誤解。」而且最怕的是,就是你自己心中憋了很久的觀點,是個錯得離譜的判斷。

 

03品牌捍衛+團隊精神=無價:

如果拿棒球作比喻,一個觸身球,全部球員都衝出來大打出手當然是一片混亂,但是所有人願意熱情出手捍衛自家團隊的那種榮譽感、集體感,應該也是讓兩邊的粉絲跟老闆都很感動啊!這一回兩邊事主及團隊的表現,也真是讓人認知到「泥煤=熱情」。

 

04危機處理,公關運作:

Ardbeg這邊說他們確實很有誠意道歉,全球大使David Blackmore也說願意道歉,也真的已經在粉絲專頁、在官網表示歉意,但是沒有特別指名道姓是向誰道歉。Octomore團隊認為這樣「大街罵人、小巷道歉」很沒誠意。

但是對Ardbeg來說,這是「非官方事件」,是在同好會、粉絲團線上聚會時的失言,當然是公司同仁的錯,但是也實在不可能大張旗鼓地宣傳自己的道歉。所以,開槍點火方趕緊危機處理,一方面走訪KOL,釐清現場狀況。同時運用同行情誼,以及官方手法,趕緊低調滅火。

而受到無妄之災的Octomore團隊,則得到原廠第三方測試報告奧援,也積極捍衛名聲並以香氛蠟燭為禮,同樣一一造訪KOL,反應快速。

05線上品酒會的風險:

因為疫情的關係,線上品酒會、網路發表會大行其道,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的可以網上賣酒的大市場,而原廠老外長官也普遍鼓勵線上品酒會的舉辦。

但是這次的事件卻顯現出風險,任何類似這次的A廠貶B廠的情況,瞬間就被傳播出去,而且可能被無遠弗屆的潛水者側錄,第一時間一點挽救機會都沒有,這種狀況就很像0-100km/hr加速只要三秒的超級跑車,卻沒有煞車一樣危險。

而且所有一起連線的當事人或來賓,只要沒有馬上開口表達反對或制止的,不管你是心裡贊同還是來不及反應,甚至是網路LAG,恐怕都會被當成默認!


(圖說:Ardbeg的粉絲一直都有很高的凝聚力與忠誠度,圖為2019 Ardbeg Day活動照)

06同好社團的利弊:

同好社團當然能夠凝聚品牌忠誠度,但是經常會出現狂熱的社團成員對競品有意見、有鄙視、甚至有敵意的狀況,大家「同仇敵愾」的高昂情緒一旦撞擊在一起,很可能就出現尷尬的衝突,因此就會很像政治上「韓粉」的狀況,過激的團體排擠了中庸的愛好者,反而讓品牌走上偏激的道路。所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喝威士忌不像投票,可以多重選擇享受不同風味之美,絕非「漢賊不兩立」。


(圖說:威士忌大師 Glenmorangie / Ardbeg 總製酒師Dr. Bill Lumsden)

07我行銷故我在:

商品就是要靠行銷,不然我在這邊寫文章是在Hello嗎?對於酒品,行銷肯定是必須,無論從哪個環節來看。所以說Octomore把麥芽烘到泥煤酚值全球最重是行銷,那Ardbeg送酒上太空陳釀難道就不是行銷?

行銷運作有的時候就像下棋,某一步棋被人先下了,你就只好另闢蹊徑,免得變成米兔。所以可以大膽預測,Argbeg就算研發出提高酚值的新技法,也不會來強調什麼最重泥煤;就好像Octomore即使撿到再多錢,也不會把他們的酒送上太空!

 

08在地爭議,牽動國際:

在台灣發生的一場爭執,戰場卻不侷限在本地,也在雙方原廠母公司引發風波,牽動了不少人的心情,兩邊的高層主管還花了很多功夫溝通意見,也激出了”奧特摩 泥煤酚值含量PPM聲明稿”。

代表台灣市場真的是威士忌消費重鎮,酒友的知識力與敏感度更是無與倫比,雙方團隊事後攻防以及捍衛品牌的善意表現,也再度證明威士忌圈的價值。

希望這一場紛爭,大家不打不相識,David Blackmore不至於「這輩子都不用再踏入布萊迪了。」

更不會在下回造訪台灣時,遇上奧特摩粉絲們如影隨形的嗆聲。

 

09品牌大使的功能:

原來,品牌大使不只是講講品酒會,賣賣酒而已!品牌大使當然就是代表品牌,今天品牌被攻擊、出狀況,他們都要站在第一線及時作出反應,所以會看到Octomore這邊的RAX、T哥表達他們的不滿,也會看到Ardbeg的David Blackmore表達他願意道歉的誠意,還有Murphy經理的協商折衝,穿梭溝通,大家在這個位置,就是要把這個位置的事情做到好,忠於自己的工作,忠於自己的價值。

 

10沒有人要當大便,也沒有人要買大便:

講大便太難聽了,而且,沒有人要當大便,也沒有人要買大便啊!Octomore不是什麼便宜的酒,今天出現這樣的言辭攻擊,當然要出示公正可信的第三方檢驗報告,講清楚、說明白,而非追根究底不放過對方。不然,難道要去跟千千萬萬的Octomore收藏家說:「對不起,你買到的是marketing bullshit」嗎?!

個人頭像照片
蘇重(Ernest Heavy Su),爵士樂評,廣播主持人,Tasting Whatever編輯總監,三邊會會員、包啤社社員,好酒貪吃,身形肥碩,故而以【重】為名,是個不知節制的人。從早期業務工作的拚酒牛飲,到近年的品飲鑑賞,開始以學習的態度踏進酒的世界。著有【Jazz What 爵士入門】一書,共同撰寫【魔岩爵士聖經】、【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男孩吶喊自由鳥】、【我愛周星馳】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