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電影《醉好的時光》劇照,圖片翻攝自網路)

電影《醉好的時光》:酒是墮落失控的開端,還是平衡理性的瓊漿?

 

「人類血液裡缺乏0.05% 酒精,好讓自己放鬆且充滿自信。」——挪威哲學家、精神科醫師 芬恩史高德魯


(圖說:芬恩史高德魯醫師,圖片翻攝自網路)

看到這句話,讓很多的飲君子有更好的藉口可以好好喝酒!也因為這句話,讓《醉好的時光》電影中幾位中年失意的教師大叔想藉由酒精,找回年輕時的意氣風發。透過酒精攝取的實驗,逐步增加血液中的酒精濃度,當血液的酒精濃度到了0.05%時,壓抑的情緒徹底的釋放,天馬行空的創意隨之而來,讓原本被學生抱怨課程沉悶空洞的歷史老師,搖身一變成為上課會讓學生熱情參與討論的風雲老師。

 

在電影裡,這位老師馬丁在課堂裡面提出這樣的問題:

 

三個人讓你挑總統,你會選哪個?

A. 有高血壓、深信巫醫與占卜之術、吸煙多年、嗜酒如命、特愛馬丁尼、有兩位情婦

B. 大胖子、很難共處、雪茄不離手、用餐喝香檳、入睡前還要喝大量烈酒跟吞安眠藥

C. 戰爭英雄、尊重女權、愛小動物、素食主義者、潔身自愛,不抽煙、偶而喝點啤酒

.

.

.

 

上面的人物分別是

A.羅斯福

B.邱吉爾

C.希特勒

 

是不是令人跌破眼鏡的答案,與我們社會價值觀裡過量飲酒的形象剛好相反。不只在政治界,在文學界也有太多嗜酒如命的文豪,像是海明威、馬克吐溫等都是確確實實無酒不歡的酒徒,沒有酒精就沒有靈感,就創造不出好的作品,就像我現在邊寫邊喝著德國Selbach Oster的Riesling,凜冽的酸度中帶有花蜜的芬芳,才可以運筆如飛。


(圖說:德國Selbach Oster葡萄酒。台灣總代理:星坊)

像我們這種常常與酒為伴的人,更是看盡人生百態,更能體會箇中奧妙之處,看到許多本來不善言辭的朋友,幾杯酒下肚居然可以用英文滔滔不絕,或是本來害羞靦腆的宅男,乾了幾杯就可以跟素不相識的女生搭訕調情,又或是本來總是不苟言笑的撲克臉,喝得盡興之時就吐露了沉積多年的心底感情,所以喝酒之後,更容易拉近人與人的連結,不是嗎?
 

就像電影裡的老師馬丁,當血液的酒精濃度維持0.05%時,不僅在工作上春風得意,也讓原本冷漠的夫妻關係,重新破冰恢復往日的溫度。這麼『醉好的時光』當然要再更好,酒精濃度如果0.1%會不會更好?一個酒精攝取量的實驗由此展開,電影裡的四位主角紛紛加足馬力,將血液的酒精濃度從0.05%增加到0.1%、0.13%、0.17%一路飆升上去,當酒精濃度更高時,人生是不是會如預期般地更加幸福美好呢?


(圖說:相信「自然動力種植法」的酒友認為,農作物的生長與月亮的運行息息相關,月亮運行經過黃道十二宮,大約每2~4天會經過一個星座。 歸納發現,當月亮進入火象星座時是「果日」,適合採收或種植水果;進入土象星座時是「根日」,適合犁土;水象則是「葉日」,風象則是「花日」。「When Wine Tastes Best」這個app可以協助測算)


電影結局留給你自己看,喝酒的好與壞也留給你自己判斷,幸福是否會如酒精血液濃度一樣成正比,也給你自己去嘗試。我能跟你說的,就是當你在看《醉好的時光》電影時,不妨開一瓶生物動力農法的酒來佐電影,什麼產區,什麼葡萄品種,隨它去吧,今天是花日果日還是葉日根日,也無所謂,人生有時候就要要一點脫序,要一點脱稿演出,才有驚喜的回憶。如果踩雷遇到一瓶充滿農舍動物風味的酒,也別太怨嘆,就像電影裡說的『你得接受你難免有錯,才能去愛生活』,而且重要的是錯不在你,是在釀酒師!

 
人類的血液天生就缺乏0.05%的酒精含量,當血液濃度達到0.05%時,也就觸犯刑法第185條的酒駕,所以千萬記得『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林才右(萊特)的臉書粉絲團,很歡迎大家去看看!  https://www.facebook.com/enjoywineculture

個人頭像照片
林才右(萊特),大學主修應用數學,在NYU研讀Computer Science,在矽谷、紐約工作後回台灣發展,曾在Microsoft、Compaq、台灣上市公司Cyberlink任職過,卻在36歲那年,去法國學習葡萄酒,因此開啟人生下半場的葡萄酒自由工作者之旅。 台灣第一位香檳大師,全聯葡萄酒專任顧問,也是台灣酒研的專業講師,同時兼任GQ專欄作家。2015年推出第一本由城邦出版的《台北微醺小酒館》,萊特也與精品品牌異業合作,擔任講師、顧問、主持人等工作,從葡萄酒延伸到服飾穿搭、汽車產業、男性保養品、民生用品等。